查看原文
其他

广西大学优秀毕业生 | 蒋佳璇:人生要以趣味做根底

校团学新媒体中心 西大团学小微 2020-09-01




有人问我:“你的人生观拿什么做根底?”我便答道:“拿趣味做根底。”

——梁启超


蒋佳璇也深以为然,她的行动准则是“早点找准自己感兴趣的事情,不断挖掘它,了解得越多,就会发现其中奇妙的一面,也会发现自己身上不同的闪光点。”



蒋佳璇,女,曾就读于广西大学中加国际学院1310班、新闻传播学院新闻学142班。八月即将赴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学习国际新闻专业,荣获2018年“广西大学优秀毕业生”称号。曾获2014年、2015年度广西大学“三好学生”称号,两次荣获广西大学优秀奖学金。2016年,获得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视频类三等奖、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视频类优秀奖、创意过云杯大学生创意设计与创新创业大赛视频类三等奖、中日泰大学生三方论坛的“Best Presenter on Workshop presentation”荣誉。2017年,荣获第五届广西大学生艺术节摄影类三等奖。


采访当日,乌云没满天空,下起了瓢泼大雨,但蒋佳璇如约而至,抵达校团学新媒体中心办公室。她抖了抖雨伞上的水珠,推门而入时,扬起微笑,摆摆手向团子君打招呼:“Hi!”落座,蒋佳璇捋了捋刘海,谈起了那几段难以忘怀的往事。


别给自己设限


“蒋佳璇”这个名字为大家所知,可能更多是起源于那个火爆GXUers朋友圈的视频——西大版《好想你》MV重磅来袭!!!,人们从这里除了知道女主角钟雨欣,还知晓了视频背后的导演蒋佳璇。谈起自己与摄影、视频的缘分起点,她说道:“我对摄影的兴趣起源于我的爸爸,他也是很喜欢摄影的人。”蒋佳璇的父亲早年间就开始购置胶片相机,闲暇时总给女儿拍照,用相纸上的影像记录女儿那一刻的欢颜。耳濡目染间,她也拿起了相机。

初中时,蒋佳璇热衷于担任运动会的小记者,因为可以有机会拍照。谈到初任小记者的事情,她短促地轻拍桌子好几下,咧开嘴边笑边说:“我还记得那时初一秋季校运会的时候!”校运会正式开始之前班主任在班里给同学们分配任务,等待了很久的蒋佳璇终于听到老师向大家询问:“谁想当小记者?”她立刻唰地举起了手,焦急、期待的小手甚至快举到了老师的眼皮底下,她急不可待地报名:“老师,我!”

蒋小记者就这样拿着卡片机,穿梭于各个比赛场地,一次次地按下快门。那时的她似乎还不懂什么是光圈、快门速度,也不清楚怎样的角度和构图会使得画面更加完美,因为不论最终成像如何,它都是对转瞬即逝的一刹的忠实记录。

上了大学以后,蒋佳璇开始接触到了单反相机。因为这个喜好,幸运的她结交到了不少摄影大神,与他们交往也给她带来了许多启发。其中一位朋友是个非常热爱摄影的人,视拍照为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。一次聚餐时,大家正热火朝天地边吃边聊,他随意抬头往窗外一瞥,被晚霞所惊艳。云层像一块被淡紫色颜料泼中的布,悬在远空飘荡。他立刻放下碗筷,取出相机,靠在窗边拍起了那片难得一见的余晖。

蒋佳璇从他身上看到了摄影爱好者的超强行动力,久而久之,自己遇到有趣的场景时,也忍不住要用快门定格画面。实践出真知,尤其是摄影这样强调实操的技能。对光线的判断和运用、调色的方法、构图的安排,这些经验累积的过程就像煲一盅老汤,长时间慢炖才能让水和火发生神奇的变化,经验也需要时间和行动相互作用才能生成。


毕业前最后一次旅游——厦门之行


蒋佳璇对摄影这件事总是做得津津有味,归根结底,还是兴趣使然。她有时需要从西校园走到东校园执行新闻采写任务,不少人觉得这段路程是漫长而枯燥,疲惫而乏味的,但她却十分享受这个过程,“一路上,我经常边走边观察周围那些不容易被人发现的景色,或者是路人中有趣和温暖的瞬间,拍下后,看着这些照片都会情不自禁地笑起来”。

回到宿舍,她翻出自己当天拍摄的照片,甄选出一部分,一张张仔细观看。蒋佳璇每划过一张照片,都用眼睛把画面里一根根线条、色块细细描摹,反思当初对构图、光线的安排和运用是否合理。除了这些,她还注重探究拍摄中更感性的层面:氛围。

在这个思考的过程中,她给了自己重新拍摄的机会。即首先给一张照片预定氛围,如“安然”、“活跃”。其次在脑海里回放当时拍照的场景,重新思考如果要表达其他氛围,她当时应如何安排机位、如何调整参数等。在这样一次次地打磨之下,她的拍摄风格慢慢确立起来,技能也渐渐娴熟了。如果把每天都展示同样面貌的西大校园比作一张空白的卡片,那么于她而言,自己的照片就是卡片上一道道彩色的笔迹。

长期接触照片这样定格瞬间的影像后,她想尝试拓展其他技能。蒋佳璇曾在“西大团学小微”微信公众号发布过一篇推送——假如...我的少女时代在西大,用照片的形式展示了这个设想成真的样子。

但她偶然刷到一条评论“点进来前以为是视频,如果是的话就更好啦”。由此,她萌生了尝试拍摄视频的想法,她笑说:“人总是要给自己突破,不断学习的。”她强调每个人都不应该给自己划定舒适圈,给自己的能力设定限度。如果仅仅专注于一个技能点的培养,因为害怕做不好而逃避尝试,那么自己的路就会越走越窄,因此别给自己设限


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


无论是学习还是发展爱好,我们总被置于一个群体中,蒋佳璇十分幸运地遇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。2015年底,《好想你》在网络上一炮而红。在网络上看到《好想你》视频的蒋佳璇突发奇想:“我们也可以拍一个西大版的<好想你>啊!”她立刻联系了同在校团学新媒体中心新闻部工作的小伙伴,一拍脑袋决定:“就做这个!”

视频的拍摄对她来说是一段难以忘怀的经历,她揣着感慨又带着一丝骄傲的语气说:“我永远记得那一天,2016年3月3号,我们开始取景拍摄了。”这个摄制组只有三个女生,导演蒋佳璇、女主角钟雨欣、协助者陶泠秀,以及两辆电车。后期组由潘志忠、潘诗雨和肖昕健组成。

“那一个学期正好是我们课最多的学期!“蒋佳璇抬头看看,想了想说道:“我当时加上二专一共有18门课,想要在短时间内完成拍摄,我们必须利用起休息时间。”她们抓住一切机会,在23天里到87个场地拍摄。早上的9点40——10点的大课间、中午12点到下午2点的午休时间、傍晚天黑前的时间都被她们利用起来,每天在校园和教室之间穿梭。


制作组成员:

第一排从左到右依次为钟雨欣、陶泠秀、潘诗雨

第二排从左到右依次为韦权成、蒋佳璇、肖昕健


每天,钟雨欣和陶泠秀开着电车,踏板上拥挤地堆放着搭配不同场景的服装、体积略大的摄像机。脚无法正常地放置,只好踩着踏板边缘,用小腿形成围挡,保护住道具。蒋佳璇坐在电车的后座,背着相机,双手环绕住一米八的三脚架,三人嬉笑着驶向拍摄地点。

到了拍摄地,蒋佳璇打开三脚架,架好摄像机,打开《好想你》原版视频,对着视频纠正她们的拍摄。一旦发现某处拍摄有误就立刻NG,三人调整好状态后重新再拍另外一条。拍累了、乏了,她们依然没有表现出气馁的样子,仍然相互打趣、耍宝,始终维持高昂的工作状态。三个人在23天里,每天NG无数次,听无数次的《好想你》。

拍摄进行到后期,蒋佳璇思量再三后决定补拍一些镜头。经历了十几天的拍摄和剪辑,摄制组成员对《好想你》已经烂熟于心,如果可以的话,她们甚至不想再多听一遍那段熟悉的旋律。后期组的两人也非常疲惫,再路过视频里的场景,心里总会浮起难以言说的感觉。

现在蒋佳璇回忆起这件事,依然十分感动。她深知补拍镜头和重新剪辑会让参与人员的疲劳程度加深,但他们默契地没有任何一句抱怨,而是和她探讨如何才能将视频效果做到最好。蒋佳璇动容地说:“我觉得这个团队跟我并肩作战,没有任何不满情绪,当时感觉即使这个视频没有很高的点击量,也值了,真的非常感谢他们。”


西大版《好想你》MV录制中


视频终于制作完成,即将发布。虽然两年过去了,蒋佳璇仍清楚地记得当时的情形:“我还记得那天是3月28号,星期二。”下了课的她立刻赶往办公室检查视频内容,发现钟雨欣有一处没有对上口型时,她立刻对剪辑负责人说:“不行,这里一定要改。”他看着预定的推送时间越来越近,为难地说:“可能时间就要来不及了。”但蒋佳璇依然十分坚持地要求将这个错误改正,她认为,既然开始做一件事情,就要尽力做到最好。最后,视频还是赶在发布前顺利修改完成,终于要发布了。

蒋佳璇上完晚课走在回宿舍的路上,心情十分紧张,手里攥着手机,走几步就要低头关注微信群的动态。看到推送推出的那一刻,23天的辛苦拍摄和剪辑的成果终于在“西大团学小微”微信公众号里正式公开,蒋佳璇兴奋地尖叫起来,赶紧通知了同组其他成员。

当晚,该推送阅读量迅速攀升,微信公众号后台也源源不断地收到好评,她感觉既欣慰又安心。蒋佳璇感慨道:“那段经历非常难得,我想要的视频效果,特别是想要向受众表达的情感,最后都实现了,不管是制作团队,还是友情出镜的老师同学,还是拍摄过程遇到愿意出镜的路人,所有人都在配合我去完成,那时候感觉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。”


每一刻都在为未来做准备


“真实性和故事性是新闻里最吸引我的东西!”蒋佳璇略显兴奋地告诉团子君,“所以我在本科和研究生阶段都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新闻学。”香港浸会大学不仅要求学生要考取到一定的雅思成绩,还将学生的本科平时成绩作为一项重要参考,因此她说:“在大学的每一个时刻,实际上都是在为未来做准备。一定要对自己负责,在休闲娱乐之余,对自身和课业也要有一定的要求。”

蒋佳璇在选课之前,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做一个简单的评估,设想如果遇到困难和挑战,是否能够跨越和解决。她下定决心之后就会想要把事情做到最好。在中加国际学院大二的下学期,她选到了挂科率很高的“西方哲学”这门课。一开始她是很忐忑的,因为没有十足的把握能够学好这门课。也正是因为这样的不安使得她更加用心去学习这门课程。

蒋佳璇认为“用心”和“认真”不一样:“用心才是真正的全身心投入,全身心投入了就会找到支撑你的兴趣点,就不会枯燥。”当时,她除了全神贯注的听课,课外也会去看老师上课说的关于西方哲学起源的一些神话故事,和了解其中的一些思维方式和逻辑。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,她意识到其实这门课是十分有趣的。在兴趣的指引下,她投入更多精力去学习西方哲学,最后拿到了九十多分的成绩。看着这个分数,她满足地笑起来。

由于她正式决定留学的时间较晚,整个过程充满了痛苦与焦灼,每天都在与时间赛跑,同压力抗争。“当时的自己如同‘着魔’一般地准备雅思考试,想办法用尽一切时间,就连独自走在路上嘴里都在嘟囔着口语考试的备考素材,有时路人会用奇怪的眼神看着我。”她不好意思地笑着说道,双眼向左侧望了望,回忆并感叹道:“对于未来,一定要勇于尝试,早规划,早准备,对自己要有清晰的定位和了解。”


赴香港考雅思的蒋佳璇


向香港浸会大学递交申请材料后,蒋佳璇每天都会一遍又一遍查询自己的申请状态,查看邮箱是否有新的邮件。就这样度过了36个漫长的夜晚,终于,就在2018年1月31日晚上10点,她的邮箱里收到了来自香港浸会大学的offer。

她曾在脑子里无数次预演自己收到offer时的样子——是兴奋得大声尖叫、或是激动到一跃而起,亦或是感动得热泪盈眶。但真正看着梦寐以求的offer上写着的录取信息时,蒋佳璇内心却出奇的平静,竟没有泛起一丝涟漪。“我觉得这是自己应得的结果,这是自己应该要达到的程度。“她停顿了一下,解释道:“所以要以一个平静的心态将过去清零,迎接崭新的开始。”

在采访期间,蒋佳璇重复最多的词语是“兴趣”。趣味是活动的源泉,引导着她在摄影、学业上不断深入,探索得越深,兴趣就越大,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。蒋佳璇说自己是个没有办法闲下来的人,她总在围着自己的兴趣学习,大多数的日子都过得有滋有味。兴趣就像机器里的燃料,离开燃料的机器就会停摆,变成一堆毫无用处的废铁。




图片由受访者提供

文案:黄昀昀

见习责编:唐慧群

审核:李德宏


精彩回顾

比翻招生计划更重要的事:收下这份广西大学简历

藏头诗 | 总有一所学院适合你

西大青年学习交流团十八大党中央致词、大会报告感想感悟

我校研究生支教团队五周年纪念座谈会开讲啦~

西大印记 | 生命里的二十分之一


快来点亮团子君的小心心↓ ↓ ↓

Modified on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